華興文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黃志雄

十分榮幸能於今期香港圖書文具業商會一百周年參與分享。一百周年並不是短的歲月,當我們回顧過去,便有著很多不同回憶、懷緬。文具業不算巨大轉變,但亦不知不覺間被改變,特別於過去50 年變化很大。早在上世紀80 年代香港以製造業帶動文具市場,令香港整個文具包裝行業蓬勃,經濟突飛猛進;亦靠著中國開放市場,引領香港進入內地市場,令國際品牌在中國遍地開花,造就了不少本港同業擴闊視野,尋找14 億人口市場。

當年文具業之蓬勃,實令人興奮。隨著製造業北移及受國際金融影響,香港文具業進入困難時期,但憑藉香港文具同業的智慧,適應能力,大部分文具同業能至今屹立不倒,可見文具市場乃一個巨人市場。

直至今天,科技進步,新媒體廣泛應用,網店已日漸取替實體店的需求,以往書店有賴銷售書籍,今天經營已十分困難,而於去年中接踵而來的社會事件,疫情至今未完,停業停課,至今沒完沒了,令文具業更百上加斤,使部分意興闌珊之老店也提前結業,近來已知道先後有行內經營數十年文具公司結束營業,這都反映現況如此。可幸政府推出保就業計劃扶助中小企,否則環境會更唏噓。

今年預期可暫時渡過難關,疫情雖過,但社會事件難除,危機其實在明年才浮現。大家需做好評估明年最艱難情況,及早安排,務求減低成本,創造機會,否則難逃被世界淘汰。

如何在百年機遇中,平安渡過,一定要從中有所轉變更新,減低成本,創造新線路。

進口商的蛻變︰

作為進口商以往只要有固定代理品牌就足夠生存,但時至今日市場縮小,銷路慢慢萎縮,需尋找多元新產品,新路向,幸好仍有傳統文具生意基石,資源可向其他路線尋找新產品,其實不要單單對文具抱不離不棄心態,墨守成規,多元化發展才有遠象。只要能令公司壯大,將其他相近行業成為公司產品線並無不可,如家品、食品都能發展成為方向。

零售業前景如何面對改變︰

零售業面對租金壓力,生意萎縮,產品利潤下降情況下,便要思想如何增加高利潤產品,但是大家不用失望,大家同業都是有實力的公司,多元化產品十分重要,務求增加顧客的吸引力,不同種類如玩具、時尚精品、日本零食、飲品、電腦及個人和體育用品,均能助長生意。店舖形象也需革新,光猛、整潔亦是需改善之處,質優價平仍是顧客追求的一大要素。

新媒體亦將主導市場,故文具業亦需用無懼無畏精神去了解,實行網上業務,過去傳統生意模式已漸漸改變,此改變亦成為新趨勢。

多謝圖書文具業商會過去日子協助文具同業自強不息,透過展覽會支持同業發展新產品,未來前景雖然不太樂觀,但只要大家今天去思考如何擴展業務,鞏固將來。此外,商會可以多舉辦新思維講座帶領同業與世界前進,我們仍可並肩同行。

吳志雄

我所認識的誼父沈本瑛先生是一位謙和儒雅的君子,他待人以誠,克勤克儉,熱愛工作,不斷學習,扶掖後輩,熱心公益,團結同業,愛國愛港,是一個極受同業尊敬及愛戴的長者。本人與沈先生相交30 多年,雖然對他的軼事只略知一二,但也希望透過我個人對他的感受與同業分享。

個人事業

1949 年12 月,他帶着一家子,自上海移居香港,面對人生一次重大考驗,除了要適應香港的新環境外,還要努力學習廣東話。1950 年在夫人鍾少賢的支持下,他開設香港圖書供應社,開展他的事業。1952 年他創辦文淵書店,出版文學書籍。1954 年創辦偉青書店,出版學生課外讀物及梁羽生全套武俠小說。1966 年1 月,他又創辦了香港首家圖書發行公司— 利通圖書公司,為香港的出版社與門市書店作橋梁,解決了出版社長期無法解決的了解市場情況和運輸工作。他一直以來對公司員工都十分關心,開業早期對新加入的年輕同事,必令每天練習大字兩篇,交他批閱,因他認為字寫得好,才能在社會上給人好印象;每星期分別到各同事家作家訪,了解其生活,也讓其家人了解公司。多名員工在他的諄諄訓導下,成為今日成功的出版人及商家。

1989 年,他又應本港及海外同業的需求,創辦利通文具有限公司,三十年來,都本著互惠互利的方針經營,贏得各大廠商、入口商、代理商及零售商的支持配合,使公司業務茁壯成長。

倡導文化

1982 年,沈先生以提倡文化事業、促進讀書風氣為宗旨,以利通圖書有限公司名義,聯合香港數十家出版社,在香港大會堂舉辦全港空前盛大的中文圖書展覽,首次匯聚中、港、台三地出版物,合數萬種書籍集於一室,打破了過去業界「左」、「右」派存在「楚河漢界」的現象,引起全港讀者及文化界的哄動,前後共舉辦了十二屆。為其後香港貿易發展局舉辨的香港書展開闢了一條康莊大道。

團結同業

1981 年初,沈先生在同業推舉下,出任圖書文具業歷史最悠久、會員最多的香港圖書文具業商會理事長,直至他2012 年離世前,共擔任十五屆之多。在80 年代之前,商會作風比較保守,入會有多重限制,因此會員不足一百家。沈先生蒞任後,獲得各理事支持,進行會務及其他重大革新。在他的領導下,會員數目激增至五百多個,而自置會所亦搬遷至更具商業價值的商業大廈。他多年倡導商會舉辦多次圖書及文具專業座談會、協助會員解決困難、團結同業,深得業內同業愛戴及擁護。

擔當要職

沈先生歷任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諮詢委員會委員,廣東省第七、第八屆人大代表,浙江省湖州市政協委員,江蘇省江陰市政府經濟顧問。香港圖書文具業商會理事長,香港出版總會第一副會長,香港出版印刷唱片同業協會執行會長,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名譽研究員,利通圖書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利通文具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天地圖書有限公司常務董事,文教廣場(網上書店)董事長。

學術著作

沈本瑛先生向抱「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不斷學習及研究。多年來經常在大小不同場合及刋物發表文章,得到同業認同及重視。1997年7 月,他發表了《香港圖書出版業的過去及現在》一文,得到極大讚賞,除獲國內多份專業雜誌轉載外,還因此獲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聘為名譽研究員,為香港學術界作出貢獻。

引進科技

沈先生一向積極接受新事物,他預期資訊科技發展,將會帶來人類生活翻天覆地的改變,因此他斥資投放在資訊科技發展項目上。2000 年6 月,他與多間門市及出版社合作投資開辦「文教廣場(網上書店)」,2001 年12 月,他又創辦了「(www.litung.com)利通網站」,並以每日更新資料及包含傳媒報導圖書資料為招徠的網上書店,當時成為業內外瀏覽人次最高的中文圖書網站之一。2002 年初,他特別將初建網站的基本軟件捐贈給香港書刋業商會,並安排同事協助該商會成立一個涵蓋全港出版業之網站(www.hkbmta.com),希望幫助同業利用互聯網開拓新市場。2002 年中,利通文具網站亦建成。

利通快訊

他有感於同業在推廣圖書及文具產品投放的資源有限,但又需要經常了解業內發展及有關其他資訊,遂毅然在2001 年6 月將「利通快訊」復刋,刋登文化訊息、同業訊息、專題文章、專有名詞、新書及產品介紹、科技資訊等。同年除增加「利通快訊」用電郵發出外,還創辦了嶄新的推廣刋物「利通推廣頻道」及「利通廣告頻道」。2002 年1 月「利通快訊」正式放在「利通網頁」內利用互聯網發放。2002 年9 月「利通快訊」增加「招聘廣場」,義務幫助同業聘請精英人才及解決部分同業失業問題作出貢獻。

培育後進

沈先生多年來除熱心公益、無私奉獻外,更關心同業發展。2002 年5 月及10 月,開辦極受同業歡迎的「圖書文具業務基礎證書課程」,為培養同業人才作出努力和貢獻。

他也關注國內教育,多年來捐贈圖書給國內圖書館不計其數。1997年,他與夫人沈鍾少賢女士在湖南省石門縣捐建了一所「瑛賢小學」,
幫助有志求學的小朋友,為國家扶掖人才。

2002 年,沈本瑛先生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頒授榮譽勳章,同業友好均與有榮焉。2006 年,由香港印藝學會、香港出版學會、香港貿易發展局、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協辦,推選沈先生為出版界傑出成就大獎得獎者,以表揚其對業界和社會的貢獻,乃實至名歸。

2012 年,沈先生以九十高齡駕鶴西去,其一生服務及奉獻出版界,對商會貢獻不遺餘力,實我等後輩望塵莫及。惟追憶前賢,冀商會同人
群策群力,把會務發揚光大,不負先賢開創之功。

永遠名譽會長 沈雪明

前言

百年一遇,謂之罕見;百年商會,堪稱傳奇。

通用地圖總經理 李嘉儒

我會最初稱香港書業公會,創辦於1920 年。初時情況不大清楚,但二次大戰後仍局處於書業集中的荷理活道附近的嘉咸街一隅。1957 年改名香港書籍文具業公會並在1966 年自置會所於佐敦角並遷往。現今名稱則於1993 年改用,2000 年由前任會長沈本瑛先生統領及支持下才購得現今會所。我對本會的認識足有大半個世紀了,是由香港地圖開始的,因為那時的香港,每個小學生的書包裏都有一張香港地圖作上課之用,而這地圖正是我會出品。初期會的活動相信都是為了方便幾家大書店如世界、五桂堂和民生等的老闆們聯誼而已,對當時作為行業中小廝的我是完全無關痛癢的。我對我會和地圖的認識由此開始也僅限於此。

我少時居於故鄉中山縣恒美村,離村不遠有條大河,它通到哪裏不曉得,但村中有公路(村民稱車路)一頭往縣治—石岐,另外一端通到澳門的關閘,所以叫作岐關車路。童年所知的附近地方環境就僅此而已,心中常常想著更遠的地方究竟是怎麼樣的呢?怎樣才可以知道?

這個思念一直到我入了書店工作多年,眼見香港學生都有地圖,高小(即今小五小六)更有一小本中國地圖,我就以為我的故鄉也會有中山縣地圖出售,因此寄了一元(當年只有紙幣)回鄉,托人購買之用。誰知這個願望直到那人多年後獲准出國,我往澳門接車時,他還了我那一元,我的托付沒有辦到,因為根本沒有地圖可購。

地圖這東西與日常生活有著密切關係,小的方面如居處附近環境,如學校在哪裏,醫院在哪方都是需要知道的;大的方面如各種建設和交通更加不在話下了。這個概念在我入行多年後得到證明,因為那時不知是男拔萃還是喇沙書院的一位老師編了一本A First Geography For HongKong 給他們的小學生學習,也是因為此目的的。而我會早在約三、四十年代出版的香港地圖和早期中國書局出版的各種小學地理課本,都是很好的地理啟蒙教材。但曾幾何時,隨著現代生活的變化,基本地理常識都好像給忽略了。但話雖如此,一張好的地圖確是對生活有所幫助的,這從多年來我們收到的讀者來信就可知道,其中最感欣慰的,就是救傷車司機的嘉許,原來地圖也可以發揮到救人的功能呢。

如上所述,我和地圖的接觸有大半個世紀,而我自己主持地圖出版工作也幾近半個世紀了,近年傳媒如香港電台等來訪時,常提到的一個問題:如今手機地圖大行其道,蓋盡了紙本地圖的鋒芒,問我如何自處。我則堅信紙本地圖不會給手機地圖取代,因為視野面積大小固是問題,內容的表現更是兩者無以比較的。而且,只有紙本地圖才可以長期留存,作為見證地方的變遷。近月香港歷史博物館館長到訪,並選出一些我們早年的出品作為收藏品,相信都是這個意思。

將來的紙本地圖如能與最新科技互補長短就最好不過了,而我們近年也開始作出新嘗試,効果不錯。在此惡劣環境當中,希望能夠繼續支持下去。

香港地圖的出版者除了我們之外,跟著開辦的也有多家,可惜到今竟然幾乎蕩然無存了,才更覺得先行者的可敬。由於他們的見識和才藝,使我們可以看到香港從前的面貌,這其中以上海商務印書館遠在1927 年出版的一張最為出色。其後在50 年代黎敏斐先生手繪的也很有特色。

在此希望將來,能像長江後浪推前浪般,大家把地圖做得更好就好了。

回顧過去到現在,書籍文具兩業發展際遇迥異,後者因日常所需日新月異,以致有先見之明者如中南施世築先生適時轉變,傲視同儕。但前者目前則只餘集團經營者才可得以續命。雖則目前尚有大型書展繼承我會早在1963 年所創下的方式每年舉行,惟續行多久不敢樂觀。不知是否現今時興吃喝玩樂,就不需要讀書或只迷該類書籍。回憶往日艱難時代,人們不忘讀書進修,不祇王雲五主持的上海商務發揚全國讀書之風,連帶香港私營的大店如智源、百新、大公和學生等,以及較小的東方、南方和大方,都生意暢旺。如今香港的困難時代又重臨了,我們都要思量一下,大家是否讀書不足。

永遠名譽會長 龐富港

1991 年秋天的一個微風細雨的晚上,我和數位好友從上海乘夜車趕到蘇州,拜會當時在上海舉辦全國文化用品交易會的領導。經幾番轉折和多方努力,當晚幸與該位領導會面,表達我們請求在下屆全國文化用品交易會允許我們從外國進口文具参展。我們一再強調進口文具參展可以讓中國文具市場擴闊視野,生產廠商藉此機會吸收外國文具之優點,捨短取長並加以改良,迎合外國需要,從而他日可以進軍外國市場;同時亦可介紹外國新產品進入中國,讓消費者多一種選擇。故此讓我們參加文化交易會,可說是百利而無一害。是晚彼此談得愉快,領導亦欣然答應會盡力替我們爭取。事隔不久,我們獲得通知可以参加下屆春季北京交易會。

全國文化用品交易會是中國規模最大,参展商和参觀人數均最多的一個文化用品交易會。每逢交易會舉行,全國各地的買賣商,批發商等都會爭相參加,甚至遠至新疆、蒙古、雲南、四川、東北三省等地,也派代表参加,所以每次交易會皆萬商雲集,車水馬龍,極一時之盛,更因而促成當地商業之繁榮。

全國文化用品交易會是由中國百貨商業協會主辦,並由中國四大城市 : 北京、天津、上海、廣州之文化用品公司或有關機構協辦,及後相信由於此交易會可以促進當地商業繁榮,全國各大城市亦紛紛申請協辦,而成功申請協辦者計有瀋陽、成都、武漢、西安、鄭州、長沙、太原、南寧、褔州等城市,而今又回復由四大城市輪流協辦。

參加第一次北京交易會

1992 年春季,我們獲准参加由北京協辦的全國文化用品交易會,會場設於近郊,中午有兩小時休館。在休館期間所有人士,包括工作人員必須離開會館,適逢春雨綿綿,又地處近郊,交通不便;尋覓午飯地方及如何打發中午兩小時頓成問題,且每天閉館後如何搶搭交通工具回酒店亦大傷腦筋。

當時参展的進口文具商只有我們三數家,由於我們攤位設計特出,產品新穎,工作人員參展的服務態度良好,不厭其煩地詳細解釋各產品的優點,故大受歡迎。我公司代理的易得利快勞產品,廠方總裁贊臣先生及公關蕗茜亞小姐更專程從荷蘭到會場派送膠袋、說明書及紀念品,使人耳目一新,更有不少人排隊爭相領取,場面哄動,要勞動保安維持秩序。

西安交易會

1993 年西安文化用品交昜會,我公司組織了一個龐大參展團參加,易得利總裁贊臣先生及公關蕗茜亞小姐亦遠道而來加入我們的參展團。我們因利乘便,決定提早往北京拜會各大商場,並於那天晚上假北海公園飯店,宴請各大客戶。我們一行六人早上從廣州直飛北京,當抵達北京上空時,因天氣惡劣不能降落北京機場,只得飛回廣州機場等候再飛,在機場的候機室內呆等了五小時後,至下午約七時才宣佈因北京天氣惡劣關係當天不能再飛,我們只好自費入住廣州白天鵝酒店,翌日再繼續行程。當時在機埸內沒有電話對外聯絡,而在北京北海公園飯店正在參加宴會之嘉賓不知道我們發生了什麼事情,唯有默默等待,直至晚上約八時仍然沒有任何音訊,只好自行飲宴。

翌日,我們一早趕到機場再飛北京,豈知飛到北京上空也沒法降落,轉飛長沙等候通知,由於長沙機場等候再飛的乘客太多,機場候機室已無立錐之地,我們被迫停留在飛機上等了四個小時才再飛北京,結果也是不能降落,我們唯有飛返廣州,抵廣州後,覺得第三日再行試飛,已經沒有什麼意義,因為北京之宴會已經結束,所以決定在廣州停留兩日後直飛西安。飛往西安之前我們收到訊息,說西安天氣良好,溫度約攝氏15 度左右。但當我們抵達時,天氣突然轉冷,氣溫驟降至零下7-8 度,寒風凜冽,大雪紛飛。我們禦寒衣物不足,急急採購大衣。

西安為迎接此次交易會特別趕建一所新會場以應需要。可能趕建時間太匆忙又或參展商太多,做成電力不足,會埸之內竟然沒有暖氣。我們辛苦運去的電腦因為天氣太冷而無法運作,可謂人算不如天算,始料不及。在西安停留兩天,與贊臣先生、蕗茜亞小姐參觀兵馬俑、古長城、碑林後,便匆匆離開古都西安。

現代進口文化用品精華展

1994 年 7 月 2 -8 日,我與數位友好在廣州交易會會埸舉辦現代進口文化用品精華展,精華展匯集了美國、荷蘭、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奧地利、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台灣、香港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先進文化用品。這次精華展除展示各國先進文具用品外,並協助有需要的外國廠家及代理商,進口他們的文具到中國大陸市場。中國是擁有龐大潛力的市場,但那時進口渠道較為複雜,不少廠商雖然很渴望推銷他們的產品到大陸市場,但往往不知從何入手。我們便藉此機會運用已知的常識,盡力協助他們,同時中國各地買家可藉此機會了解各國的產品從而引進各地銷售,中國生產商亦可從中吸收外國產品之精華,改良本身的產品迎合外國市場的需要,奠定日後中國文具進軍外國市場的基礎。此次的精華展舉辦得非常成功,很多領導亦蒞臨參觀,電台和報章爭相採訪,參觀嘉賓整日絡繹不絕,會場擠得水泄不通,精華展結束後於白天鵝酒店舉行慶功宴,筵開30 席,席上文具進口商並即時聯合捐贈人民幣拾萬元予中國希望工程,為中國失學兒童略盡綿力。

今日在全國文化用品交易會上,參展的進口文具商再不是二、三十年前我們等三兩稀客,而是陣容龐大過百家的參展商。且本國文具參展商攤位設計的精美與外國進口文具商相比,已絕不遜色。加上今日的展館都在市中心,交通非常方便,中午也不再休館,各人不用為打發中午休館兩小時而煩惱。十年前世界最具規模的德國法蘭克福PAPERWORLD 文具展上,中國展示的文具可謂少之又少,但今日在這個世界最著名的展館上,中國產品已佔一個重要地位。昔日在中國文具市場的進口商品可謂寥寥可數,但今日各國名牌都已紛紛登陸中國市埸,他們的產品在各大城市可謂無處不在,更有不少廠家在中國投資設廠。

回想當年默默耕耘,今日欣見開花結果,香港進口文具商列位友好的努力,對中國文具市場的貢獻實在功不可沒。